當鄉村振興目標要求越來越高,覆蓋面越來越廣,職業教育如何發揮優勢,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近日,《職教中國》第91集《如何讓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在央視正式播出,本期節目圍繞職業教育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全面展開,就持續強化涉農職業教育服務鄉村建設力度等問題,業內專家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其中特別提到,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基礎靠教育。尤其農村青年,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是最富活力的創業創新力量,要通過完善訓后跟蹤服務、促進青年人才使用的系列舉措,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青年農民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基礎。
人才是鄉村振興突破口
眾所周知,所謂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而這其中,又尤以人才振興為首,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突破口。
畢竟在設施農業、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的今天,在農業市場化、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尤其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農民、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的強力支撐。
但現實卻是,人才緊缺仍是鄉村振興的突出瓶頸,長期以來,人才由農村向城市凈流出的趨勢始終在延續,農村尤其緊缺創業致富帶頭人、技術技能人才等高素質農民,而在鄉村振興目標要求越來越高,覆蓋面越來越廣的當下,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緊迫。
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與就業民生關系最直接的教育類型,是培養有知識、懂技術的勞動者“最集約化”的渠道,也是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丁笆濉比珖滦吐殬I農民培育發展規劃》中就曾指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職業教育在人才培訓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激活農村產業活力的“提速器”作用,通過人才振興推進農業現代化,讓農民挑上“金扁擔”。
人才振興先強師 “尚進生計劃”提升鄉村教師教學水平
那么具體來看,職業教育如何在服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培養農村高質量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源?
中國教育報曾刊文稱,職業教育要能夠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服務,師資力量是關鍵。要建立城鄉互動互補的格局,打通教育資源壁壘,引導一批懂技術、有經驗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回流農村,為鄉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壯大鄉村振興人才力量。
這一想法與職業教育培訓平臺尚德機構不謀而合——早在2016年,尚德機構就發起了互聯網+教育公益項目“尚進生計劃”,多年踐行下來,該計劃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以“網絡扶智,扶智先強師”為核心、以提升落后地區各類群體人員就業能力為基礎的“網絡扶智”的項目模式,其關鍵,就是對鄉村教師進行深度培訓,提升鄉村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從根本上強化鄉村教育水平,為農村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落地效果看,“尚進生計劃”對鄉村教師的培訓,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惠及了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還有利于打通教師扎根鄉村從事教育工作的職業發展通路,有助于當地縣(市)教育主管部門解決教師流動性大、難以“留得住、教得好”的問題。
如今,以“網絡扶智,扶智先強師”為核心的“尚進生計劃”已經逐步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8月底,“尚進生計劃”已累計為5582人免費提供了多種類別的學習機會,其中涵蓋了鄉村教師、支教老師、鄉村基層干部、脫貧致富帶頭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富余勞動力等,成功打造出了一套可復制、可持續、可連接的數字鄉村教育賦能的建設樣板。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要想從根本上實現全面振興,必然離不開高素質人才,而職業教育顯然是加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加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助推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未來,尚德機構也將繼續肩負起社會責任,以公益初心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