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 )。
A.行政責任
B.刑事責任
C.民事責任
D.行政和刑事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指出,教育教學應當做到兩個“全”,即( )。
A.全面普及義務教育,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
B.全面進行教育改革,全面發展職業教育
C.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D.全面發展,面向全體
3.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A.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B.團隊合作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C.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D.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其身份是( )。
A.志愿者
B.實習者
C.兼職者
D.見習者
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批準申請的單位是( )。
A.當地學校、村委會或者居委會
B.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C.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D.當地縣鎮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6.凡年滿( )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 )周歲。
A.五;六
B.六;七
C.七;八
D.八;九
7.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 )。
A.同步發展
B.優先發展
C.快速發展
D.共同發展
8.縣級人民政府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 ),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A.學習和培訓
B.溝通和合作
C.培訓和流動
D.交流和互訪
9.小東在教室內玩iPad,被老師沒收,小東放學后多次向老師索要,老師都以借口推托不給。對此,小東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徑是( )。
A.申訴和仲裁
B.申訴和訴訟
C.復議和訴訟
D.復議和仲裁
10.發生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礙義務教育實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有領導責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應當( )。
A.引咎辭職
B.追究法律責任
C.開除公職
D.批評教育
1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 )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A.違紀
B.違法
C.嚴重不良行為
D.犯罪
12.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 )予以保障。
A.國家
B.社會
C.學校
D.人民政府
13.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標準和考試大綱的審定部門是( )。
A.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
B.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
C.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
D.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
14.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規定,對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節,不應該采取下列哪項措施?( )
A.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
B.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
C.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說服教育
15.國家實行( )制度。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A.教師資格
B.教師競聘上崗
C.逢進必考
D.事業單位
16.下列屬于侵犯他人隱私權的是( )。
A.父母拆看未滿10周歲子女的信件
B.因好奇竊取他人的QQ號密碼偷看他人的聊天記錄
C.某出版社出版了某電視節目主持人寫的自傳
D.某電視臺法制欄目播出對某貪官的庭審實錄
17.幼兒園應制定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兩餐間隔時間不得少于( )。
A.3小時
B.3.5小時
C.4小時
D.4.5小時
18.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根據憲法,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下列描述與該法規定不一致的是( )。
A.保護未成年人,主要是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
B.教育與保護相結合是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C.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19.每個兒童都有不受暴力侵犯、得到保護的權利。這項權利要得到保障就需要( )。
①來自社會的保障②我們自主的宣傳和維護③非聯合國保護不可④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 )、品德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A.智力、紀律
B.體質、美育
C.體質、智力
D.智力、美育
二、材料分析題
1.小高與小黃是蕭山某幼兒園學生。有一天小高和小黃在活動室內嬉鬧,期間小黃將小高推倒在地,導致小高門牙磕在方凳角上而掉落。事后,經老師通知,小高爸媽趕到幼兒園并帶著小高去醫院醫治。根據小高父母的說法,他們是在事發40分鐘后才接到通知,得知孩子在幼兒園出事了。
因賠償問題,小高父母與學校方、小黃父母多次協商,但無法談攏,最終小高父母將幼兒園和小黃及其父母告上了法庭。
請用教育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分析上述現象。
2.5歲的樂樂是某幼兒園學生,由于他在課堂上搗亂,還帶頭起哄,不聽老師話,任課教師劉某一氣之下拿起凳子打他,導致樂樂左側一根肋骨被打斷。
請運用有關教育法律法規評析上述教師行為,并說明任課老師劉某應該承擔的責任。
3.幼兒園大班的張軍一天上課時玩手機,被李老師發現后,叫他交出手機,但張軍再三否認自己玩手機。于是李老師怒氣沖沖地罵了他,并在強行沒收手機的過程中,打了他一個耳光,恰好打在張軍的左耳上,使其左耳鼓膜破裂。
問題:請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分析李老師的行為。
一、單項選擇題
1.【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2.【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結合題干,本題選D。
3.【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認定其教師資格,其任教時間計入工齡。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
5.【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
6.【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7.【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條明確規定,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8.【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采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9.【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受教育者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可以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題干中班主任侵犯了小東的財產權,小東可以提出申訴或訴訟。
10.【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九條規定:發生違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礙義務教育實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有領導責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11.【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12.【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3.【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第九條規定,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標準和考試大綱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定。
14.【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5.【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1 6.【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本題易混項是A、B兩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
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因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或已滿十周歲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別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無行為能力人,可知A項沒有侵犯未成年人的隱私權。所以本題答案為B。
1 7.【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十三條規定,幼兒園應制定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兩餐間隔時間不得少于3小時半。
18.【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故A項表述不完整,其他三項表述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一致。
19.【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保護兒童不受暴力侵犯、得到保護的權利不僅依靠聯合國,更要得到全世界的支持,各國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而且要有全社會的支持與保證。所以③錯誤.①④正確。根據排除法,可知選項B正確。
20.【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二、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對此次事故應該承擔責任的主體主要是小黃父母和幼兒園,具體分析如下:
(1)《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學生傷害事故,造成學生人身損害的,學校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相應的事故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故小黃的父母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三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小高和小黃在活動室內嬉鬧,沒有教師對他們加以勸導或提醒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故幼兒園應該承擔相應責任。
2.【參考答案】(1)教師劉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并且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相關要求。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教師劉某應該受到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材料中,樂樂肋骨被打斷,情節較為嚴重,教師劉某應該依法受到相應處分。
3.【參考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第六十三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材料中李老師罵學生、打學生致使學生鼓膜破裂,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應當依法給予他處分。
?2013-2023 北京原馳蠟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2413720 | 舉報郵箱:sdjgjubao@sunlands.com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營業執照 |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312號 | 京ICP備1400294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798 | 京網文 【2018】 7437-597號
關注尚德機構官網
下載尚德機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