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 > 2016教師資格考試《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卷(12)

2016教師資格考試《幼兒綜合素質》模擬試卷(12)

2017年05月08日 14:37:30 文章來源:NULL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發展適宜性原則”的提出是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  )傾向提出來的。

  A.幼兒教育成人化

  B.幼兒教育小學化

  C.幼兒教育知識化

  D.幼兒教育特色化

  2.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全面實現教育目的。

  A.關心學生的學習

  B.教書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學

  3.自我評價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  )。

  A.關鍵

  B.認識基礎

  C.核心

  D.行動指南

  4.下列法律中含有規定我國學生法律地位條款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C.《憲法》和《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礎規范和質量要求是(  )。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案

  D.教科書

  6.(  )是一項專門保護教師的權益的法律制度。

  A.教師申訴制度

  B.教育行政復議

  C.教育行政訴訟

  D.教育行政賠償

  7.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對語言能力發展比較慢的孩子來說,選用指導方法合理的是(  )。

  A.直接指導的運用要多于間接指導

  B.運用直接指導

  C.運用間接指導

  D.間接指導的運用要多于直接指導

  8.教師的教育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教師與(  )的關系。

  A.教育

  B.媒體

  C.領導

  D.學生

  9.班主任熊老師在翻看學生王強與朋友的書信時,發現王強對自己形象有調侃和不禮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強放學以后不準回家,到辦公室寫檢討。熊老師的行為主要侵犯了學生的(  )。

  A.隱私權

  B.生命健康權

  C.名譽權

  D.內心自由權

  10.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求教育者(  )。

  A.對學習不討厭,與人交談不厭倦

  B.喜歡學習,喜歡交談

  C.不厭倦學習,不厭倦幫助他人

  D.不斷學習,吸取更多知識營養,教育學生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11.“五四”時期的著名兒童散文《落花生》作者是(  )。

  A.許地山

  B.冰心

  C.郭沫若

  D.周作人

  12.下列關于人文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開創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的朝代是隋朝

  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C.提出“中庸”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最高價值原則的人是孔子

  D.嚴復翻譯出版的《天演論》所宣傳的主要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13.以下四部作品按產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游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老殘游記》

  B.《老殘游記》《西游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

  C.《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西游記》

  D.《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西游記》《聊齋志異》

  14.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唐朝印刷的(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A.《金剛經》

  B.《天工開物》

  C.《農政全書》

  D.《永樂大典》

  15.春秋戰國時期,首開私人辦學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莊子

  16.1914—1918年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沖擊封建制度②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③北洋軍閥分裂④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華經濟掠奪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7.被稱為“兩彈元勛”的科學家是(  )。

  A.錢學森

  B.錢三強

  C.束星北

  D.鄧稼先

  18.下列有關國家與本國貨幣名稱不匹配的是(  )。

  A.英國—歐元

  B.俄羅斯—盧布

  C.印度—盧比

  D.印度尼西亞—盾

  19.數學符號中的“0”起源于(  )。

  A.古印度

  B.古希臘

  C.古埃及

  D.古羅馬

  20.下列對英國憲章運動的評述,正確的是(  )。

  A.以暴力斗爭為主要手段

  B.是無產階級要求與資產階級分享政治權利的斗爭

  C.使英國無產階級獲得了普選權

  D.阻礙了英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發展

  21.以下測量單位,不屬于同一類測量功能的是(  )。

  A.海里鏈節

  B.公頃畝平方尺

  C.噸磅斤

  D.盎司加侖升

  22.法國國旗由藍、白、紅三條縱向的色帶組成。實際測量發現,三條色帶中藍色帶最寬白色帶最窄,紅色帶寬度居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國旗上的三色代表法國的三大區域,色帶寬度和區域面積相對應

  B.國旗上三色代表建國時三大黨派,色帶寬度和當時的黨派力量對比有關

  C.國旗來源于當地某古老部族的旗幟,為什么設計成這樣.已經無法考證

  D.三種顏色給人造成的主觀體驗不同,為了讓三條色帶看上去等寬,實際寬度不能相同

  23.提出“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的是(  )。

  A.威廉•配第

  B.亞當•斯密

  C.大衛•李嘉圖

  D.卡爾•馬克思

  24.仙人掌進行光合作用依靠(  )。

  A.根

  B.莖

  C.葉

  D.花

  25.市場化的社會趨勢給長篇小說創作也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為了商業價值往往要迎合不同層次的文化消費心理,忽視文學應有的認識作用與教育作用,娛樂至上超越了應有的精神追求,以致平庸大行其道,媚俗傾向屢禁不止。為錢而寫作,更是有悖于藝術的本性。馬克思說:“詩一旦成為詩人的手段,詩人就不成其為詩人。”所以作家首先應加強藝術創作的自覺性和應有的社會責任心。從這段文字不能推出的結論是(  )。

  A.文藝創作成為商業活動,作家就失去了良知和藝術責任感

  B.過分追求商業和利潤,作家的神圣使命就不復存在了

  C.詩人不應該壟斷詩歌創作,詩歌的主人應該是人民群眾

  D.文藝創作成為作家謀生的手段,作家的神圣使命就無法實現

  26.WPS、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屬于(  )。

  A.管理軟件

  B.網絡軟件

  C.應用軟件

  D.系統軟件

  27.用外科手術的技術處置不正常的大腦,對于醫學界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課題。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過外科手術改變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動和行為表現。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介紹的是(  )。

  A.早期使用的外科手術方法是什么

  B.外科手術存在的風險性

  C.采用外科手術后對身體部分的改變情況

  D.現代精神外科的定義

  28.諺語說“十霧九晴”,指大霧多發生在晴天時,因為(  )。

  A.晴天時水汽多

  B.晴天時大氣運動緩慢

  C.晴天時塵埃多

  D.晴天時大氣逆輻射弱

  29.某市要建花園或修池塘,有下列4種假設:修了池塘要架橋;架了橋就不能建花園;建花園必須植樹;植樹必須架橋。據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橋

  C.最后可能有花園

  D.池塘和花園不能同時存在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某地一所農村幼兒園,由于房舍年久失修,損壞嚴重,上級主管部門為其專門撥出經費2萬元,讓他們整修校舍,而園長張某卻把此款用來為自己修建了房屋。在一個陰雨天,校舍倒塌,致使3名幼兒和當堂教師死亡,10人受傷。案發后,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對其立案審判。

  問題:

  (1)你怎樣看這一材料?(7分)

  (2)請你敘述教育法的基本特征。(7分)

  31.觀看視頻,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題目:《三個國家的老師教學生畫蘋果》

  視頻描述:有三位分別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老師教學生畫蘋果。

  中國老師走進教室說:“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課我們學習畫蘋果。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得輕一些,因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師畫完了。現在請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

  日本老師手拿著一個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畫蘋果。”然后,將蘋果放在講臺上,“現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學生自己觀察著蘋果,第一次畫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畫得就有些像蘋果了。

  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上來拿一個。”同學們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著說:“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玩一玩。這些蘋果老師都洗干凈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了,許多同學已經吃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布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要畫蘋果,現在請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上蘋果。”——蘋果已經吃掉了,學生第一次畫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畫得才有點像蘋果。

  問題:

  結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國教育的差異以及給你的啟示。(14分)

  3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波茲曼的詛咒

  美國文化傳播學家波茲曼的《把我們自己娛樂死》是一部聲討電視文化的著作。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確實時時聽見一聲聲急切有力的喝問:難道我們真的要把自己娛樂死?

  無人能否認電視帶來的便利,問題在于,這種便利在總體上是推進了文化,還是損害了文化。波茲曼認為媒介的變化意味著并且導致了認識世界方式的變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時代,人們主要通過書籍來交流思想和傳播信息。在書籍的閱讀中,我們得以進入用文字記載的悠久傳統。相反,電視則以現時為中心,所傳播的信息越具有當下性似乎就越有價值。文字是抽象的符號,作為一種媒介,它要求閱讀的同時必須思考。而電視直接用圖像影響觀眾,它有時甚至忌諱思考,因為思考會妨礙觀看。在波茲曼看來,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類精神傳統之中進行思考。書籍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電視卻會使我們背離這個目標。那么,電視究竟把我們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娛樂。一種迷戀當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們只能恰如其分地稱之為娛樂。

  并不是說娛樂和文化一定勢不兩立,問題也不在于電視展示了娛樂性內容,而在于電視上的一切內容都必須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波茲曼的結論是,在電視的強勢影響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轉變成娛樂的程度而被人們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轉變成了娛樂。“除了娛樂業沒有其他行業”——到了這個地步,本來意義上的文化就蕩然無存了。

  波茲曼是把美國作為典型來對電視文化進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電視主宰文化、文化變成娛樂的傾向卻是世界性的。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通過電視劇學習歷史,而歷史僅僅作為戲說、也就是作為娛樂而存在,消滅歷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這更加徹底的了。又譬如說,在我們這里,電視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樣,報紙和雜志紛紛向電視看齊,蛻變成了“電視型印刷媒介”。且不說那些純粹娛樂性的時尚雜志,只要翻開幾乎任何一種報紙,你都會看到一個所謂文化版面,所報道的全是娛樂圈的新聞和大小明星的逸聞。這無可辯駁地表明,文化即娛樂日漸成為新的約定俗成,只有娛樂才是文化即將成為不爭的事實。

  赫胥黎曾預言:一旦無人想讀書,無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為滑稽戲,文化就滅亡了。波茲曼認為,赫胥黎的預言應驗了。這個結論也許太過悲嘆,我相信,只要人類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決不會滅亡。不過,我無法否認,對于文化來說,一個娛樂至上的環境是最壞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任何嚴肅的精神活動都不被嚴肅地看待,人們不能容忍不是娛樂的文化,非把嚴肅化為娛樂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戲侮嚴肅當作一種娛樂。面對這樣的行徑,我的感覺是,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

  問題:

  (1)文章第三段闡述了波茲曼的媒介文化觀,請作簡要概括。(7分)

  (2)作者既說波茲曼的結論“也許太過悲觀”,又說“波茲曼的書名聽起來像是詛咒”,對此應當如何理解?(7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幼兒園教師承擔著保育和教育的雙重職能,關系到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俗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也充分驗正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從教育的角度立意,請以“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為題寫一篇論述文。

  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發展適宜性原則”是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錯誤傾向提出來的。學前教育中最應該考慮的就是兒童的需要,并以此來設置課程,而不是進行“小學化”的教育。

  2.B【解析】從廣義上講,凡是把知識、技能和技巧傳授給別人的,都可稱之為教師。從狹義上講,教師指經過專門訓練、在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專門人員。教師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其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3.B【解析】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主體對自己思想、愿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在對自我有了判斷和評價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自我教育,故自我評價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認識基礎。

  4.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包含了規定我國學生法律地位的條款。從整個教育階段到義務教育階段,都從根本上保護學生的法律權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為了保證教師的合法權益;《憲法》和《民法》是為了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

  5.B【解析】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是整個教育教學的引領和規范。

  【點撥】在我國的中小學課程主要由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三部分組成。其中,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教科書則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

  6.A【解析】教師申訴制度是指作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公民——教師,在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向國家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的制度。

  7.D【解析】在幼兒園中,對語言能力發展比較慢的孩子來說,教師要多采用間接引導,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主動性,為其提供更多的語言環境,從而提高他們對語言的興趣。

  8.D【解析】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育活動過程中人與人關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9.A【解析】隱私權指學生有權要求擁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讓他人獲知或干涉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信息或生活領域。教師不應該隨意宣揚學生的缺點和隱私,不應該隨意私拆、毀棄或采取強硬態度拆毀學生的信件、日記等。

  10.D【解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吸取更多知識,在教育學生時要有耐心,不厭其煩,循循善誘。一方面從自身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來說;另一方面是從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要做到老師的最大耐心。

  11.A【解析】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是20世紀20年代問題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落花生》是他的兒童散文作品,除此以外,他的作品還有《綴網勞蛛》《空山靈雨》等。冰心的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郭沫若的代表作詩集《女神》;周作人是魯迅(周樹人)的弟弟,代表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

  12.D【解析】《天演論》是嚴復著名的譯作,所反映的思想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科舉制的開端是隋唐時期,廢除是在1905年的清末時期;孟子和孔子在思想上最大的區分就是孟子把“仁”的思想在孔子的基礎上加入了政治,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仁政”思想;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傳統儒家修行的法寶,出自《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13.A【解析】《西游記》是明朝吳承恩的作品;《老殘游記》是清末劉鶚的作品;《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短篇小說集,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儒林外史》是吳敬梓的長篇小說,完成于l750年。故明朝的《西游記》為最早,清末的《老殘游記》為最晚,中間的兩部以時間為序。

  14.A【解析】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點撥】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在隋唐時,我國已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集,現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國印制的《金剛經》卷子。五代時出現了雕版印刷的整部書籍。宋代雕版印刷業很發達,北宋畢異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元朝出現錫、鉛活字,后來又有銅、鉛活字印書。

  15.A【解析】孔子最早實行私人辦學,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一生大部分從事教育活動。他開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凡送十條干肉作學費的,他都收為弟子。

  16.D【解析】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1)辛亥革命對封建制度的沖擊;(2)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幾個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交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3)全國人民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也為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7.D【解析】鄧稼先(1924年—1986年)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錢學森(1911年—2009年)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同時也為中國的導彈和原子彈科技向前推動做出了偉大貢獻。

  【點撥】本題主要考查我國近代著名科學家的相關常識。錢學森是我國的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束星-北,理論物理學家,被稱為“中國雷達之父”。

  18.A【解析】英鎊是英國的法定貨幣,雖然英國是歐盟的成員國,但尚未加入歐元區,仍使用英鎊。本題屬于識記型題目,考生一般都能選出正確答案,除上述四個國家外其他需要掌握的國家及地區使用的貨幣名稱如下:香港—港幣、澳門一澳元、日本—日元、泰國一泰銖、美國—美元、加拿大一加元、阿根廷一阿根廷比索。

  19.A【解析】0是數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數字,一般認為,0是由古印度人首先發明的。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獻<吠 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表示空的位置。

  20.B【解析】本題的重點是對憲章運動的評價。憲章運動以和平斗爭手段為主,A項錯誤。雖然英國無產階級沒有獲得普選權,但它促進了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C、D項都與憲章運動評價相反。B項反映了19世紀中期工人運動的特點。

  21.D【解析】A項是長度測量單位,B項是面積測量單位,C項是質量單位。D項中盎司是質量單位,加侖和升是體積單位。

  22.D【解析】根據顏色給人的主觀體驗不同的原理。

  【點撥】“三色的意義”法國國旗三色最初的意義:是以紅藍兩色代表巴黎市民,白色代表法國王室,期望雙方攜手合作建立新國家。不知自何時起,藍、白、紅三色分別被賦予了“自由、平等、博愛”三種意義,且隨著法國大革命與拿破侖的聲威傳遍全世界,成為大家對此三色最為熟悉的闡釋。顏色本身沒有冷暖之分,但是給人心理上的感覺卻不同,紅色、橙色、粉色等就是“暖色”,可以使人聯想到火焰和太陽等事物,讓人感覺溫暖。與此相對,藍色、綠色、藍綠色等被稱為“冷色”,這些顏色能讓人聯想到水和冰,使人感覺寒冷。暖色能給人以前進、膨脹的感覺,冷色給人以后退、緊縮的感覺。實則是為了看上去等寬。

  23.A 【解析】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為威廉•配第提出的。威廉•配第(1623—1687年)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統計學家。他的主要貢獻是最先提出了勞動決定價值的基本原理。威廉.配第是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然后是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

  24.B【解析】仙人掌的葉子退化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它的莖是綠色的,可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制造出體內所需要的各種物質。

  25.C【解析】文段的主旨就是“詩一旦成為詩人的手段,詩人就不成其為詩人”。“詩人的手段”是指謀生或商業行為。是說“詩不應該是詩人賺錢的工具”。由此判斷,C項是對該主旨的不當理解。

  26.C【解析】應用軟件是用戶可以使用的各種程序設計語言,以及用各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序的集合。WPS、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即屬于此類。

  27.C【解析】材料引出外科手術技術處置不正常大腦的問題,只有C項內容是二者之間的關系,即下文很可能重點介紹的。

  28.D【解析】晴朗的夜晚,無云或者是少云,大氣逆輻射弱,對地面的保溫作用較差,地面強烈輻射冷卻使得近地面大氣層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霧。同時因為無云、少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小,特別是云層的反射作用減弱,直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因而當天多半氣溫較高、天氣晴朗。

  29.C【解析】或建花園或修池塘,必然會導致建橋這個結果;但是橋與花園不能共存,池塘和花園也不會共存,所以不會建花園,必建池塘。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1)材料中張園長的行為兼有侵占教育經費與玩忽職守的性質,且情節嚴重,已經構成貪污罪與玩忽職守罪兩項罪名。

  (2)教育法的基本特征:

  ①教育法的規定具有公定力。教育法所規定的事項,主要是表達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和意志。為此,該事項具有公認而確定的效力,即公定力。

  ②教育法的規定性具有強制性。教育法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它所規定的事項,與其他法律一樣具有國家強制性,不允許任何人違反或變更。

  ③教育法具有多變性的特點。教育法的多變性主要是由于具有立法主體的多元性所致。在我國,立法的主體不僅有最高權力機關、地方權力機關,而且有最高行政機關及其所屬部、委以及地方行政機關。

  ④在教育法之上沒有統一的法典。教育法與民法、刑法不同,民法與刑法都具有統一的法典,分別適用于民事活動和刑事活動。而教育法在形式上散見于憲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規之中,沒有統一的法典和完整的系統,也沒有共同性的或一般性的規定。

  31.【答案要點】(1)中國、日本和美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中國的教育是填鴨式教學,教師畫好,學生照著老師的畫,很快就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沒有給學生提供發揮創造性的機會;日本的教育教學條件相對寬松,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理解,適度地自主學習;美國的教育則是一種開放式的教育方式.要求學生不僅要自己理解,還要有所創新。

  (2)材料中三個國家的教育告訴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為學生營造自主自由的學習氛圍是十分必要的。素質教育不是針對部分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不是壓抑學生發展的“片面教育”,而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追求升學率的“被動教育”,而是鼓勵學生熱愛學習、創新思考和樂觀生活的“主動教育”。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差別在于:第一,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應試教育只顧抓升學率;第二,素質教育重視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應試教育只按考試要求向學生傳授知識;第三,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試教育只注重向學生傳授考試技能。材料中我們應該向素質教育方向多多努力,把現在的應試教育變成更好、更自主的教育。

  為了提高全民素質,培養建設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我們必須重視素質教育,改善教育現狀。

  32.(1)【答案要點】媒介影響認識世界的方式,應當引導人們思考,書籍有助思考,而電視排斥思考。

  (2)【答案要點】作者相信只要人類精神存在,文化就決不會滅亡。但同時也承認娛樂至上的環境對文化造成的傷害,如果娛樂至上傾向繼續,無人想讀書,無人想知道真理,文化就會滅亡,波茲曼的話就會應驗。它就像一面兩面鏡,會映射出這種文化的兩面性,既讓人類享受文化也在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類,對于讀書、對于真理的保護和對于過度消費娛樂文化的可怕性。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從我個人的認識來說,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最重要、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熱愛這個職業的工作對象一幼兒。教師的基本職責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只有熱愛幼兒,接近幼兒,了解幼兒,幼兒才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怎樣來愛幼兒呢?當它作為一個書面問題或討論的話題時,我們可以盡情去闡述、去發表意見,但是真要落實到具體的教育行為、教育過程、教育實踐中的時候,尤其是當今時代怎樣體現這種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們要了解幼兒。我們需要了解現在幼兒的生活狀態、思想方法、價值觀念、表達方法,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了解他們,并嘗試著理解他們,他們才能接納你,教育才可以開始。

  其次,要尊重幼兒。尊重幼兒非常重要,也不容易,因為幼兒在我們心目當中一直是受教育者。尊重幼兒就需要真正把幼兒看作跟教師一樣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我們有尊師重教的傳統,這是我們要發揚光大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確理解,我們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即過于強調教師的教育威信,過于強調教師對幼兒的管制作用,而不尊重幼兒。

  再次,要有終身發展的理念。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幼兒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所有人一樣,是一個過程。我們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具備了基本知識和技能,我們有了從事教育的資質。但是,在現代社會,所有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所有在這個社會上能取得新的發展的人,都要不斷地學習。

  最后,教師一定要有追尋未來的精神狀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變革和發展,你能否擁有發展的眼光和觀念,是能否成為一個優秀教師的關鍵。把這種精神狀態留給我們的幼兒,使我們的幼兒從小就形成一種不斷學習、不斷發展的品格,這也是教師的重要職責。

  “讓每個幼兒追求成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一名好教師一定會給幼兒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幼兒完整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里,師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識是師生互動生成的,幼兒成績的評價是全方位的、立體的、旋轉的、運動的!當一名教師能做到胸懷坦蕩、豁達寬容、教書育人時,他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了!

如果遇到報考疑惑,可點擊免費咨詢,一對一報考指導
免費試聽
報考提醒
關注官微

關注尚德機構官網

下載APP

下載尚德機構APP

企業合作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现看,久久青青草原精品综合免费,久久综合网色—综合色88,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中国v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